《数据密集型应用系统设计》阅读笔记

那么什么算是 “数据密集型" (data-intensive)呢? 对于一个应用系统, 如果 “数据“ 是其成败决定性因素, 包括数据的规模 、 数据的复杂度或者数据产 生与变化的速率等, 我们就可以称为 “数据密集型应用系统”;与之对应的是计算密集型,CPU 主频往往是后者最大的制约瓶颈。 可靠性 -> 容忍硬件、软件失效等错误、容忍用户出现不正确的软件使用方法(确保功能正确) 可 ...

《数学之美》阅读笔记

数字和语言的产生都是为了同一个目的——记录和传播信息。 亚尼的死亡之书,收藏与大英博物馆,用于向神描述自己生前没有做过坏事。 几乎所有文明都采用了十进制,那么是否有文明采用二十进制呢?也就是说他们数完全部的手指和脚趾才开始进位,答案是肯定的,这就是玛雅文明。试想一下,如果采用二十进制,大家就得背 19*19 乘法表了。 在中国,数字的解码的规则是乘法 200 万的写法是 ...

《实战 Java 高并发程序设计》阅读笔记

为什么要使用并行程序?一,为了获得更好的性能;二,由于业务模型的需要,确实需要多个执行实体。 同步和异步 同步和异步通常来描述一个方法的调用 同步(Synchronous):同步方法调用一旦开始,调用者必须等到方法调用返回后,才能继续后续的行为。 异步(Asynchronous):异步方法调用更像一个消息的传递,调用后调用者可以继续后续的操作,而异步的方法通常在另一个线程 ...

热天的阅读日志(7~9月份)

七月份搬家了,搬到了图书馆旁边。 《我们内心的冲突》 2019.07 《我们内心的冲突》 卡伦·霍尼 知道这本书,是从一个 B站阿婆主推荐而来。读完之后和大多数读者一样,这本书仿佛从头到尾在和我讲话:“真的,你有病。” 从古至今,许许多多的哲人都深陷与内心巨大冲突的泥潭当中,比如《 ...

夏日的阅读日志(5~6月份)

又来记流水了,记夏日阅读。 > 如果把读书过程比喻成做菜,那么“购书清单”就是购买食材,“写读书笔记”就是洗菜切菜,接下来要说明的“通过读书笔记进行读后感输出”就是开火炒菜了。 ——《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》 很喜欢这个比喻,同时最近也在学习做菜:深知食材的重要性,而洗菜和切菜则非常需要耐心,炒菜也是一个奇妙的过程。 《软技能:代码之外的生存指南》 2019.05 [软技能:代码 ...

春天的阅读日志(1~4月份)

读一本书之后的自问:(关于让读书成为一个更美好的经历) 这本书讲了什么内容 你最喜欢那一部分 这本书对你有什么影响 它的优点在哪里 ——《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》 最近在读梁文道的《我读》,感觉挺有意思的,读一本书,像在看一个 wiki,在维基百科点开一个概念的网页会让你点击各种链接,一个一个的链接让你陷入 URL 的深渊,让你了解到更多的概念。简而言之,让你知道你的无知 ...

《Clean Code》阅读笔记

《Clean Code》是国外大牛 罗伯特·马丁 (Robert C. Martin) 的著作 ,在他的这本书中提出了一个概念: > 代码质量与其整洁度成正比 > > Clean Code 的前提——细节 > 宏大建筑中最细小的部分,比如关不紧的门、有点儿没铺平的地板,甚至是凌乱的桌面,都会将整个大局的魅力毁灭殆尽 > > 这通常也是来评估一个产品的标准 ...

《精进》阅读笔记

读采铜《精进》一书的第一章--时间之尺,引发对时间的思考,在此做上笔记。 对于时间的态度: “郑重”既不是急功近利,也不消极避世,它更像一个孩子所常常持有的态度。 对于时间的视角: 积极过去视角 消极过去视角 享乐主义视角 宿命主义视角 未来视角 建议:采用混合折中的视角方式,多采纳积极过去视角、享乐主义视角和未来视角,并且在三者中取 ...